ArchLinux用户更名踩坑
用户更名,这么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能看点杂七杂八的blog就动手(说的就是本文,当然得先看最新的archwiki呀!
wiki圣经部分
- 按照wiki圣经使用
usermod
更改用户主目录和用户登录名 - 修改
/etc/sudoers
- 修改
~/.bashrc
、~/.zshrc
、.config/fish/config.fish
: 将/home/<oldname>
都替换为$HOME
(之前贪图方便root的.*shrc
配置文件都是从用户目录下建立软链接过去的……后悔.jpg)
踩坑部分
wiki中提到的最后一点,才是折腾的开始:
- 系统(桌面快捷方式,脚本等)里使用了旧的用户主目录的地方,都需要进行修改。要在脚本中避免这样的问题,可以使用
~
或$HOME
变量来表示主目录。
建议执行以下操作:确保你不是使用你要修改的用户名登录,同时按下(Ctrl
+Alt
+F1
)打开一个新的终端,使用root用户登录,然后执行:
1 | cd /home |
下面是未执行以上操作导致的踩坑行为(羞。
anaconda/miniconda
**问题描述:**执行printenv | grep <oldname>
发现PATH
、CONDA_PYTHON_EXE
等环境变量未被修改(此时.*shrc
已经修改)。
发现以下几个文件中在使用绝对路径时使用
miniconda3/etc/profile
和miniconda3/etc/fish
两个目录下中文件文件miniconda3/shell/condabin/conda-hook.ps1
~/.conda/environments.txt
解决方法:修改完在sh中执行conda等命令就不会报错啦,但是miniconda3/bin
下可执行文件首行基本都是#!/home/<oldname>/miniconda3/bin/python3.9
,我没有测试运行python程序,但猜测可能后续运行时会报错,因此建议重装anaconda/miniconda
软链接(笔者自己设置挖的坑)
命令软链接: 之前有通过ln -s
创建软链接到/usr/local/bin
目录下,由于都放在该目录下所以去检查一下就好啦。
软链接共享文件:
-
root的
.zshrc
和.p10k.zsh
都是通过普通用户链接过去的 -
google-chrome和chromium共享配置文件(包括历史信息等),文件位置位于
.config/google-chrome
和.config/chromium
unlink
掉然后重新建立链接吧。
KDE应用
plasma设计挺优秀的,可能会出一点小问题,总体上没啥大问题。
dolphin的常用目录
问题描述:点击常用目录里的桌面(/Desktop)
然后提示\home\<oldname>\Desktop
未找到。
解决方法:进入plasmasetting发现常用位置里各个目录路径都改为了桌面
原来是可以右键后选择编辑
的,修改下路径就好。
头像 & 壁纸 & 锁屏壁纸
设置都没了,重新设置就好了(插一嘴:感觉plasma默认的壁纸其实挺耐看的,越看越好看)。
配置文件重要的软件
推荐修改配置文件或者删除配置文件。
virtual box
问题描述:vbox
界面报错信息包含
解决方式:可以删配置文件也可以修改配置文件(将~/Virtualbox VMs
中的虚拟机配置文件和.config/virtualbox
中\home\<oldname>
改为$HOME
应该就行)。
配置文件不重要的软件
删除配置文件重新登陆就好啦。
baidunetdisk
问题描述:百度网盘下载时显示路径无权限,下载失败。
解决方法:重装无效(卸载时保留着配置文件),还好马上猜到了是用户更名导致的问题,直接rm -rf ~/.config/baidunetdisk/
删除配置文件,然后重新登陆吧。
可能还有其他的坑(发现了再更新吧……
archwiki虽然强大但对新手不太优化,强推一份archlinux简明指南:arch.icekylin.online/